纳米防腐隔热板技术标准来了T/CECS 10283-2023
近期中国建筑工程标准化协会出版了一则关于建筑用氟铝膜金属板的标准化文档代号为:T/CECS 10283-2023
文档对纳米防腐隔热板这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和工厂生产之间的沟通做了一个标准化的约定。
以下我们对主要涉及生产和订货过程中经常需要沟通的要点做一些介绍。
1.产品的名称和实质
覆铝膜隔热金属板 laminated aluminum film insulated metal plate for building
将覆膜铝箔热覆合于金属板表面,而具有反射隔热、防腐等作用的覆合金属板。
2.防腐隔热的关键材料
复合铝箔膜 composite aluminum foil film
将铝箔与高分子薄膜复合而成的制品,具有热反射隔热功能。
3.按照高分子薄膜分类及代号
1)耐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代号DPET;
2)聚氟乙烯膜:代号PVF;
3)聚偏二氟乙烯膜:代号PVDF;
4)其他:OT
4. 高分子粘接膜
高分子粘接膜的厚度不应小于0.05mm,粘接料含量不应低于75%
5. 铝箔
铝箔应满足YS/T 1003的要求,其厚度不应低于0.007mm。
6.高分子薄膜
耐候性PET应满足GB/T 16958的要求;其他膜层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
7.外观质量
外观应整洁、光泽基本一致,无明显损伤。板材边部应切齐,无毛刺、裂边。装饰面不得有针孔、鱼眼、鼓包、折痕、杂质印、气泡、皱褶等。无明显色差,仲裁时⊿E* ab不大于2.0。表面为压纹的产品其复合铝箔膜应无开裂
8.复合铝箔膜厚度
复合铝箔膜厚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复合铝箔膜厚度 单位为微米
高分子薄膜类别 | 要求 | |
复合铝箔膜厚度 | 耐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100 |
氟碳单层膜 | ≥35 | |
氟碳双层膜 | ≥70 |
9. 覆膜层性能要求
表4 产品覆膜层性能
项目 | 要求 | |
光泽度偏差 | 标称值<30 | ≤5 |
30≤标称值<80 | ≤7 | |
标称值≥80 | ≤10 | |
密合性 | 不低于B3级 | |
杯突试验 | 钢材 | 杯突高度8mm,应无裂纹、覆层无撕裂 |
铝材 | 杯突高度6mm,应无裂纹、覆层无撕裂 | |
附着力 | 干式 | 0级 |
湿式 | 0级,无鼓泡 | |
沸水 | 0级,无鼓泡 | |
耐化学稳定性 | 耐盐酸性 | 应无褪色、溶胀、分层现象 |
耐硫酸性 | 应无褪色、溶胀、分层现象 | |
耐碱性 | 应无褪色、溶胀、分层现象,色差⊿E≤2.0 | |
耐溶剂性 | 应无破损现象 | |
耐磨性 | ≥2.0L/μm |
10.隔热性能
产品的隔热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产品的隔热性能要求
项目 | 要求 | ||
低明度(L*≤40) | 中明度(40<L*<80) | 高明度(L*≥80) | |
近红外反射比,% | ≥40 | ≥L* | ≥80 |
太阳光反射比,% | ≥25 | ≥40 | ≥65 |
隔热温差,℃ | ≥7 | ≥10 | ≥15 |
11.耐候性
产品耐候性应满足表6的要求
12.背面涂覆层性能要求
背面涂层或覆膜由供需双方商定。背面涂覆涂层时,涂层膜厚不应低于5μm,其性能可参照参照GB/T 12754或YS/T 431的要求,可用于GB/T 12754-2019 附录A中C3级及其以下腐蚀性大气环境;背面覆高分子薄膜时,其膜层厚度及性能可参照6.3要求,宜用于GB/T 12754-2019 附录A中C3级以上腐蚀性大气环境,也可用于C3级及以下的腐蚀性大气环境。
此外文档还对外观检测、物理检测、化学实验、耐候性检测、耐湿热性能检测、包装储存运输标准做了指导性约定。
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们获取文档